共同抗疫,同心守沪,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开通

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开通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给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影响,长期居家生活也给民众心理造成较大冲击。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给受到疫情影响、需要心理援助的大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受教育部委托,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面向全社会开通“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向大众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支持服务。

broken image

平台主要面向上海市大中小学师生及家长、防疫工作一线的医护人员、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公安干警及安保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同时面向公众提供心理科普、心理疏导、心理自评等服务。该平台发动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和上海市心理学会,广泛动员来自上海和全国的经验丰富、资质优良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加入。

为保证服务质量,平台实行标准化的心理热线接线、心理咨询培训和督导制度;同时,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伦理和法律保护委员会等,确保来访者得到高质量的心理服务,保护其隐私和相关权益。

平台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具体组织运行,并受到中国心理学会、兄弟心理学单位(特别是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支持,共同开展疫情心理援助。

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电话:400-659-1888、400-663-7888,每天8:00-22:00,由当天上线的60位咨询师按排班时间,提供一对一专业服务。 

关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科

创建于1951年,1979年成立心理学系,是新中国第2个心理学系;2008年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基础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上海市一流学科,是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人文社科(心理学)基地依托单位。拥有 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12门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创新型人才;聚焦学科领域中的前沿性、现实性重大问题,强化国际合作,产出学术精品;以成为国内持续领先、国际同行认可的知名心理学教学、研究和智库机构为目标。

关于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

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科研究力量为基础,通过研究方向凝练和资源整合组建而成。2021年2月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由陆林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晓林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40余人,来自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精神病学、教育学等学科;骨干人员多为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培养的博士或博士后(美国、英国、德国等),具有突出的国际视野和国内一流的科研创新能力。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和上海的健康战略发展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心理健康状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这一领域核心科学问题,主要在心理健康发育及其发展轨迹、大数据与社会心理动态过程、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有效性等方向,进行多学科交叉、多技术手段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心理健康评估与诊断技术中心、应急心理管理中心、心理健康合作交流与人才培训中心;编织心理健康“科技防护网”,全面提升心理援助、心理救助和心理治疗能力,服务上海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broken image